歡迎訪問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!

歡迎,請登錄 傳真:0635-8336665 24H電話:0635-8681234
綜合 人氣
共251條結(jié)果
  • 杭州城隍閣

    城隍閣位于吳山天風景區(qū),連地下共七層的仿古樓閣式建筑高41.6米,炫煌富麗,融合元、明殿宇建筑風格,大處著眼,細處勾勒,兼攬杭州江、山、湖、城之勝。城隍閣主頂頂端為葫蘆狀寶瓶造型;四個副頂頂端設鳳凰造型,整座樓閣仿佛一群展翅翱翔的鳳凰,又如仙山瓊閣倚天聳立,令人神往。

    [宮殿樓閣]

  • 開元觀

    開元觀在江陵城內(nèi)附近,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始建于唐開元年間,故名開元觀。后代間有修葺,現(xiàn)存建筑為明、清兩代所建。版權(quán)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(zhuǎn)載必究!至今其中軸線建筑山門、雷神殿、三清殿、天門、祖師殿,保存尚好。觀內(nèi)還珍藏有元明時期的部分碑刻及一些道教文物。 2006年05月25日,開元觀作為荊州三關(guān)之一,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。

    [宮殿樓閣]

  • 觀瀾閣

    觀瀾閣是乾隆皇帝南巡時逗留的行宮,是一座精致小巧的古雅庭院,行宮為兩層建筑,古代閣外驚濤駭浪,波瀾壯觀,潮聲振天,故名觀瀾閣。閣前有一排古楓楊挺拔秀麗,樓上下東、南、西三面是明窗若鏡,在樓上長廊觀賞江景,視野開闊,近看花木扶疏,遠眺江波洶涌,白云隱逸,群山爭秀,真是一幅美妙的圖畫。

    [宮殿樓閣]

  • 乾隆行宮

    乾隆行宮,原名為"敕建安瀾龍王廟",坐落于宿遷市西北20公里處的古鎮(zhèn)皂河。該建筑群始建于清代順治年間,改建于康熙23年。后經(jīng)雍正、乾隆、嘉慶各代皇帝的復修和擴建,形成了現(xiàn)在占地36畝,周圍紅墻,三院九進封閉式合院的北方宮式建筑群。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,五次宿頓于此,并建亭立碑,帑金修繕,故又俗稱為"乾隆行宮"。

    [宮殿樓閣]

  • 玄妙觀

    玄妙觀,位于蘇州市中心的觀前街,創(chuàng)建于西晉咸寧二年(公元276年),玄妙觀極盛時有殿宇30 余座,是當時全國最大的道觀?,F(xiàn)有山門、三清殿、彌羅寶閣及21座配殿。南宋淳熙 六年(1179年)重建的主殿三清殿面闊9間,進深6間,高約30米,建筑面積1125平方米,重檐歇山,巍峨壯麗,是江南一帶現(xiàn)存最大的宋代木構(gòu)建筑。

    [宮殿樓閣]

  • 鐵琴銅劍樓

    鐵琴銅劍樓是清代四大私家藏書樓之一,位于常熟市區(qū)以東古里鎮(zhèn)。 藏書樓建于清乾隆年間,建筑面積285平方米。已經(jīng)有二百多年的歷史,原名“恬裕齋”,創(chuàng)始人瞿紹基,瞿氏五代藏書樓主都淡泊名利,以藏書、讀書為樂。瞿氏第二代、紹基之子瞿鏞,對鼎彝古印兼收并蓄,在金石古物中,瞿氏尤為珍愛一臺鐵琴和一把銅劍,鐵琴銅劍樓由此得名。

    [宮殿樓閣]

  • 南京閱江樓

    閱江樓坐落在南京城西北的獅子山巔,瀕臨長江。獅子山原名盧龍山,高78.2米,周長2公里,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,六朝古都南京的江防要塞,有“獅嶺雄觀”之美譽,在清代列入金陵48景。閱江樓歷史淵源流長,文化底蘊深厚。公元1360年,朱元璋指揮8萬伏兵在盧龍山大敗陳友諒40萬人馬,為其建立大明王朝、定都南京奠定了基礎。

    [宮殿樓閣]

  • 南京鼓樓

    鼓樓位于南京市中心,建于明洪武十五年,規(guī)模宏大、氣勢雄偉,乃當年擊鼓報時的場所,為全城百姓晝夜報時,有時也用作迎王、接詔書等大慶,堪稱明代首都之象征。到了清代,鼓樓只遺留下城闕,直到康熙皇帝南巡時,在此登臨四望,地方官才在鼓樓基座上樹碑建樓,并更名為“碑樓”,故而鼓樓有“明鼓清碑”之稱

    [宮殿樓閣]

  • 振衣閣

    振衣閣位于山東淄博周村區(qū)王村鎮(zhèn)西鋪村,系明末戶部尚書畢自嚴故居的主體建筑之一。蒲松齡曾在此執(zhí)教數(shù)十年。該閣為雙層樓閣式建筑,高8米,面闊3間(10.4米),進深1間(6.7米)。硬山頂,單檐泥瓦石基磚墻、木架結(jié)構(gòu)。檐下有斗拱,脊檐皆飾有圖紋。原門上懸有“振衣閣”匾額1塊,并有“崇禎乙亥荷月上浣”、“練坡佐書”字樣。抱柱原有楹聯(lián)1副,上聯(lián)為“萬卷書當南面富”,下聯(lián)“一簾風快北窗涼”,系徐日升題。

    [宮殿樓閣]

  • 四世宮保坊

    四世宮保坊坐落在桓臺縣新城鎮(zhèn)南村大街北端,是為祭明王象乾及其父、祖父、曾祖父所立,因他們都官至太子太保、兵部尚書,故名。石匾額“四世宮保”四字傳為明書法家董其昌書。 四世宮保坊建于明萬歷四十七年(1619年),迄今已將近400年的歷史。該坊是為表彰當時兵部尚書王象乾保衛(wèi)明朝有功,經(jīng)萬歷皇帝特許而建造的,以工藝精妙、古樸典雅而聞名遐邇。

    [宮殿樓閣]